2010年上海世博会试运行的大幕已经拉开。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本届世博会,不仅是人类智慧结晶集中展示的舞台,更是各种前沿科技、艺术及人文理念创新的试验园和竞技场。面对如此丰富的展示内容,观众如何选择观赏?“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为此,我们特地专访了上海世博会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总工程师、同济大学教授吴国欣。吴教授为我们选择了部分外国自建展馆,从设计建设理念和实验探寻等多个侧面,帮助我们一窥影响未来人类城市生活形态的诸种新趋势、新萌芽,并谈谈由此带来的启示和感想。
从“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到“生活在天与地之间”
城市化,是现代人类在发展中奋力追逐的目标。但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却带来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垃圾成患等一系列弊病,城乡的差距和鸿沟日益加大。在享受现代都市生活的舒适便捷之时,人们又留恋着向往着乡村生活的自然和生态。如何在城市与乡村两者之间进行平衡并实现两者的和谐互动,这已成为当今许多人的一个挥之不去的梦,这也自然成了上海世博会上一些外国场馆直面的课题。
以“城市与乡村的互动”为构思主题的瑞士馆,位于世博园C片区,设置有缆车与参观者进行互动,它能带着参观者从负荷沉重的“城市”进入馆顶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世界”。参观者可以惬意地闭起眼睛,像风筝一样“飞”到馆顶。馆顶将模拟瑞士郊区的地形,并种植有大量蒲公英和绿色植物。更有意思的是,参观者的双脚能够触及那些柔软的植物,从馆顶俯瞰下方,呈现在眼前的是由360度环绕幕墙播放的瑞士风光。想象蓝天下一望无际的欧洲草原、冰凉清澈的湖泊、积雪覆盖的皑皑山峰以及无边无际的花海,宛如身临其境。缆车就如同一条纽带,把城市生活空间和乡村自然空间连接起来。
同样位于C片区的奥地利馆可以让参观者体验到一次奇妙的从乡村进入城市的时空之旅。参观者将翻越高耸的雪山,跨越森林和草地,穿过河谷和湖泊,最终来到生活的家园———城市。身居闹市的城市人已然为乡村的自然气息所深深感染,城市与乡村在这一刻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和谐的自然平衡。
位于B片区的新西兰馆的主题则是“生活在天与地之间”。展馆的屋顶花园从8米高处倾斜而下,布满了新西兰特有和常见的植物、水果及农产品。参观者可以沿着之字形通道,自上而下地感受到新西兰的魅力大自然。
“会呼吸的紫蚕岛”与“冰壶的灵感分享”
为了遏制地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及生态平衡的理念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达成了共识,低碳的生活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而这一理念在上海世博会的各场馆建设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名为“紫蚕岛”的日本馆位于世博园A片区,是由两层含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构成的,宛如一座“太空堡垒”,又名“会呼吸的场馆”。它在设计上延续了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与自然共生”的理念,采用了尖端的环境控制技术,使得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被最大限度利用。展馆外部透光性高的双层外膜配以内部的太阳电池,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自主产生能源,并且可以随着日光和夜晚的灯光变化随时变换各种“表情”;展馆内将运用能够吸收阳光、存储雨水、吸取自然空气的“循环呼吸柱”,这两项技术都是世界范围内的首次尝试,参观者可以体验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生活形态。
位于世博园C片区的芬兰馆“冰壶”形态的造型灵感,源自于冰川期岩石被磨蚀后自然形成的壶穴和中国福建的永定土楼造型,白色外墙似由一块块冰搭建而成,而其真正的“身份”是一种新型纸塑复合材料:以标签纸和塑料的边角余料为主要原料,表面坚硬耐磨,水分含量低,自重轻,不褪色。这种来自芬兰的创新建材均在环保和可回收的原则上经过精挑细选,通过上海世博会芬兰馆进行首次大规模应用和展示,以此表现芬兰馆节能环保以及“灵感分享”的主题。
从悬浮的“快乐街”到变幻莫测的“种子圣殿”
近年来,中国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千城一面”、“千房一律”的现象,缺乏与艺术的融合和审美性追求,中国不少城市正重复着西方国家曾经走过的错误道路。吴国欣教授说,上海世博会为中国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创新提供了生动的借鉴和参考。
分布在世博园C片区的四座相邻展馆在形式上各有特色,真正实现了文化、艺术与技术的融合。荷兰馆是由长约400米、向空中延伸的“8”字形街道和数个错落有致的“悬挂”在街道两旁的微型展馆组成,是一座悬浮的“街道建筑”。荷兰馆总代表形容道:“它是一个开放式的展馆,没有前门和后门,而展馆本身就是一个展览。”在以“快乐街”为主题的荷兰馆中,参观者将经过26栋“小房子”,并可以透过窗口进行参观。每栋房子里都酝酿着快乐的情感,创新、文化、艺术和持久性发展的理念,展示了荷兰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每个人都可以从各个方向进入其中,加入到“快乐街”当中来。
紧邻荷兰馆的卢森堡馆的建筑结构就像一座堡垒,中心位置类似中世纪的塔楼,四周由翼楼、树木和葡萄园环绕。展馆材料采用了均可回收利用的钢、玻璃和木材,并且设计了众多出入口方便参观者。
名为“种子圣殿”的英国馆的设计源于英国城市规划的传统理念,是一个开放式的城市公园。主体建筑采用60858根亚克力触须形成了一个信息与图像传达的直观通道。每个触须的内端都嵌有不同植物的种子,并包含一个发光二极管,随着光泽和色彩的变幻,将营造出迷人的光影盛宴。在开放的184天中,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钟,英国馆都将呈现出不一样的形态和色泽,工作人员会随时收集参观者的想法与意见,调整展示内容,并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出来,带给人们充满着不确定性的猜测乐趣。
意大利馆的造型则受到了上海弄堂游戏“游戏棒”的启发,用20个可任意组合的功能模块组合出了“人之城”。散布在展馆内部的水和自然光,共同营造出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透明混凝土的运用和建筑上的“刀锋”结构除了能制造出幻化的光影效果外,还能起到调节室内温度和光线的作用。
文化的相互激荡与创意的交相辉映
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各地区的地域特色、风情、民俗、宗教、艺术等领域交相辉映,各放异彩。有些展馆不仅吸收并借鉴了中国元素,还充分利用了中国当地的材料和工艺,民族文化相互激荡,碰撞出创意的火花。
位于世博园C片区的波兰馆,在设计上融合了波兰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和现代时尚元素,镂空花纹的剪纸图案营造出明暗对照的独特透光效果,在“人类创造城市”的主题下,聚焦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传达出人是现代城市最重要主体和创造者的信息。通过镂空的复合板,光线可以通过剪纸的缝隙进入大厅,室内每时每刻的光影效果都将不同,夜间随着穿透展馆的灯光的变化,整个建筑将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
紧邻波兰馆的西班牙馆采用8524块不同质地、颜色各异的藤条板,包覆在用先进技术造就的钢玻璃结构外,呈现出如波浪起伏般的流线型。阳光透过藤条缝隙,洒落在展馆内部,为游客带来梦幻般的感受。展馆体现了“跳出传统建筑的四方造型”的理念,创造出一个进出方便、流动自如的空间。总代表玛丽亚蒂娜特别指出,这些深浅各异的藤板都是在孔子的故乡山东制作完成的,不经过任何染色,藤条用开水煮5小时可变成棕色,煮9小时接近黑色,这就是这些藤板色彩不一的“秘诀”。之所以采用编织藤条板的技术,是因为无论在西班牙还是中国,编织藤条这项古老的手工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用藤条修建的场馆令人有亲切感,犹如连接中西方的桥梁,可以使参观者更好地了解现在的西班牙。
位于B片区的马来西亚馆采用本土建筑符号,尖端交叉构架的结构形成了两个高耸的坡状屋顶,外墙借鉴了传统印染的纹样,由蝴蝶、花卉、飞鸟和几何图案组成,如一艘远航而来的“木船”,极富民族特色。A片区的阿联酋馆模仿沙丘而建,连绵起伏,微风吹来,似乎还能感觉沙的移动。展馆内部却呈现另一番风情,清澈的溪涧、凉爽的树林……
什么才是世博会的魅力所在?吴国欣教授认为,只有你亲身体验,身临其境,才能够真正品味和体会到世博会所带来的震撼、快乐以及思考,也才能深刻地意识到世博会将会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这不仅是在物质层面上的,更是在精神层面上的。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精神与世界文化将产生怎样绚丽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
|